【九龍峰度假區】
九龍峰旅游區距惠東縣城14公里,位于蓮花山脈西段,海拔563米。因北側有九條山脊蜿蜓如龍,故名“九龍峰”,又因主峰挺拔如筆尖,又稱“尖筆峰”。這里古木參天,林蔭蔽日,池清山碧、幽谷流溪,兼有秀、清、逸、媚之長,冬無嚴寒、夏無酷暑,為蓮花山脈山水風貌之精華。
九龍峰九龍峰位于廣東惠東縣城平山鎮東14公里處。相傳有九條龍飛到惠東境內的山脊盤踞。以后,人們稱這九條龍型形狀的山脊為“九龍峰”。九龍峰主峰海拔563米,挺拔如筆尖,又稱“尖筆峰”。山中古木參天,樹蔭蔽日,幽谷溪流,泉清水碧,具秀、清、逸、媚、幽之長。為蓮花山脈山水風貌的精華,加之廟亭其間,更顯迷人景色,古往今來,不知多少游客到此駐足觀光,燒香問卦,尋幽探勝,流連忘返,主要名勝古跡有:祖廟、文昌宮、志蔭亭、下棋亭、龍通寺等。
【雙月灣】
雙月灣因形狀鳥瞰像兩輪新月,故名雙月灣。位于惠州市惠東縣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管委會(原港口鎮)。雙月灣共分兩灣,由大亞灣和紅海灣相鄰的兩個半月形組成,由于風向原因,形成了左灣水色不清,右灣水清見底的景色。兩條沙垅直奔大星山,如蛟龍出海,似雙龍戲珠,有靜有動,十分壯麗。大亞灣畔的半月灣,微風細浪,阿娜多姿。紅海灣畔的半月灣,波濤洶涌,氣勢磅薄。這里三面環海,風景如畫。惠東的雙月灣,由兩片半月形灣畔形成,而這一壯闊美景,只有登頂大星山的最佳觀景臺才能看到。駐足在雙月灣大星山觀景臺的最前端,極目遠眺,那種全方位的自然包容感卻絕非可以通過別的途徑獲取。除了登山攬美景,雙月灣的古樸漁村風情也是吸引人們的一大亮點,過一天簡單的漁民生活更是讓人心馳神往。
雙月灣雙月灣位于惠東港口鎮,即現在的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。雙月灣共分兩灣,左灣水平如鏡,右灣波濤洶涌。沙灘連綿20公里,雄奇壯觀,幾乎見不到人為開發的痕跡。沙灘寬約200米。海水清澈見底,海底平坦舒緩,離岸200米,人們還可在海中站立,堪稱一絕。潔白的弧形沙灘,沙質幼細,晶瑩潔凈。摩托車、小汽車在沙灘上行駛尤如海上行車,樂趣無窮。游泳、沙灘足球、拔河比賽、燒烤、露營等活動項目。
【惠州西湖】
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區,由西湖和紅花湖景區組成,總面積21.83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積3.35平方公里,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為特征、以歷史文化為底蘊、以休閑和觀光為主要功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。素以五湖、六橋、十四景而聞名,其山川秀邃、幽勝曲折、浮洲四起、青山似黛,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于樹木蔥蘢之中,景域妙在天成,有“苧蘿西子”之美譽,并有“大中國西湖三十六,唯惠州足并杭州”的史載。歷代以蘇東坡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,為西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;近代孫中山、周恩來等領導人在惠州從事過革命運動,在西湖留下了光輝的足跡。這些歷史古跡和革命勝跡與西湖的青山秀水融為一體,相得益彰。
位于西湖西南部的紅花湖景區集防洪、供水、旅游、度假等功能于一體,獨具崇山峻嶺、清流碧翠、天然野趣的特色。其北面高榜山雄峻蔚然,勢若龍盤,地貌鐘靈毓秀,有“惠州白云山”之譽,是市民登高攬勝、健身運動的最佳去處。
惠州西湖惠州西湖是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境內的一個城市淺水湖泊,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、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。惠州西湖的景觀由“五湖六橋十八景”組成。在歷史上,惠州西湖曾和杭州西湖、潁州西湖合稱為中國的三大西湖。惠州西湖幽深曲折,水明如練,山曲若環;春風逸蕩,夏景流芳,秋艷洲渚,冬林染翠,四時之景各有其妙。人游于湖上,月圓于水天,可謂一步一景,步移景變,景色萬千。
【巽寮灣】
巽寮灣是粵東數百公里中海水最潔凈的海灣之一。除了一類的海水及沙灘沙質外,海灘上軟細潔白的海沙含沙量高達99%。有“天賜白沙堤”美譽。踏足沙灘,你可以在沙灘上脫下鞋子盡情地嬉戲,感受腳板與細沙的摩擦依然是個舒適休閑的海濱度假地。踏足沙灘,享受一流的陽光和空氣,領略藍天、白云、沙灘、海浪的養生詩情畫意,盡情欣賞琳瑯滿目的海底世界,度過難忘的藍色之旅。境內有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港口海龜灣,有地處沿海的巽寮海灣旅游區和南門海灣右邊的是猴子灣,有被譽為“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”的平海古城和建于明清時期頗具特色的古鎮村落,有遠近聞名的九龍峰旅游區,有省級的古田自然保護區,有“東江紅都”高潭老區等眾多旅游景區景點。
巽寮灣巽寮灣位于惠東縣城平山鎮南部。巽寮灣是粵東數百公里中海水最潔凈的海灣之一。在巽寮灣踏足沙灘,享受一流的陽光和空氣,領略藍天、白云、沙灘、海浪的詩情畫意,盡情欣賞琳瑯滿目的海底世界,度過難忘的藍色之旅。精彩紛呈的海上運動足以令人目眩:香蕉船、獨木舟、豪華游艇、快艇、摩托艇……巽寮灣有著國內珍貴的水下珊瑚資源,乘游艇到達珊瑚島,穿好潛水裝備,在教練的指導下,便可安全地進行潛水活動。
【羅浮山】
廣東博羅的羅浮山,是羅山與浮山的合體,在博羅縣西北境內東江之濱,距博羅縣城35公里。西北分別與增城、龍門接壤,方圓260多平方公里。羅浮山山區廣大,峻拔奇峭,是7000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時燕山運動形成的。大小432座山峰,峭壁危崖,980多道瀑布流泉,“山山瀑布,處處流泉”。尤以白石漓、白水門、黃龍洞3處瀑布為著。羅浮山地處北回歸線,屬南亞熱帶氣候區。高溫、多雨、土層厚,形成南亞熱帶的天然植物園。常綠喬木與闊葉林和眾多的藤本、草本等植物,計有3000多種,其中中草藥即有1240種。山中盛產柑、橙、桔、柚、龍眼、荔枝。713~741年(唐開元間),山僧即以柑甜味美的柑子作為貢品,并被皇帝命名為御園柑。羅浮山道、佛兩教外,儒學也很發達,歷史上許多文人騷客游覽并留下無數文化遺存。
羅浮山羅浮山位于廣東惠州博羅縣境內,距離惠州市區70公里,距離廣州110公里。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。羅浮山又名東樵山,國家4A級景區,為道教大洞天之第七洞天,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,嶺南第一山,以藥市而聞名于世。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“粵岳”,所以羅浮山素有“嶺南第一山”之美稱。羅浮山的主峰是飛云頂,海拔1296米。其山勢雄渾,風光秀麗,四季氣候宜人,蘇東坡寫下“羅浮山下四時春,盧桔楊梅次第新。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”的名句。